清乾隆四十六年(-第十三饒迥陰金牛年,公元1781年),夏尕倉出生于安多地區的日貢地方(今青海同仁縣),他又稱堅貢霞噶爾。青年時,他度過了苦行游僧的一生,留下了不少傳奇式的故事,其事跡頗有點像藏傳佛教噶舉派的米拉日巴,故有人稱之為“大解脫者?!?/p>
夏尕倉曾用名那旺扎西、措周讓照等,他信奉寧瑪教派。在治學上,他無門戶之見,兼收并蓄,著意整理搜集藏族民間文學,旁及他所能接觸的領域,包括兼習格魯教派。對于歷史上與佛教敵對的苯教,也很有研究。在他的著作中,對苯教的教義以及伊斯蘭教的宗教儀式等均有記述。他的著作被后人搜集輯成20多函,其中以《本傳》、《道歌》和《奇幻集》最為馳名。其寫作特點是盡力運用民間口頭語,不專工詞藻,內容廣泛,為廣大藏族群眾所喜聞樂見。加上精心整理,吸收了民間故事、諺語等,加以融合,因此在民間流傳很廣?!侗緜鳌窞樽詡黧w,由他口授,經其助手筆錄?!兜栏琛穭t是民歌,又是哲理詩,其中的一些名句、格言至今流傳于青海同仁一帶,并被廣泛用于調解民事糾紛、慶典祝詞等社會活動中?!镀婊眉匪鸭氖窍逆貍}寫的民間神話、故事和寓言等。這些內容均源于民間文學,例如《奇怪的馬夫》與民間傳說《誠實的人》類似,《 》和《老實人與聰明人》相一致;《獅子與兔子》和《兔子報仇》一樣,等等,多半是反對社會惡習與-官吏的內容。有一部分如《陰曹救母》揉合了《目蓮救母》和漢族的《劈山救母》故事的基本情節,反映了藏漢文化的交流。其它不少篇幅揭露了當時存在的社會問題,如《贓官的下場》、《豹皮》、《暴君的下場》等,暴露了國王的兇殘,抨擊了掠奪行為,鞭撻了欺詐的罪惡,具有明顯的民主思想,富有深刻的教育意義,是一份珍貴難得的藏族民間文學遺產。
除上之外,夏尕倉的著作還有釋迦牟尼等佛教人物的傳略,以及《蘇吉尼瑪》、《頓月頓珠》等民間故事。
夏尕倉歿于咸豐元年(1851年),享年70歲。根據當地習俗,他被寺廟僧人追認為夏尕倉一世。這一轉世系統以后到第三世中斷。
同年(公元1781年)出生的名人:劉開 (1781~1821) 安徽省安慶桐城 戴蘭芬 (1781~1833) 安徽省滁州天長 關天培 (1781~1841) 戰爭中中國抗英將領 江蘇省淮安淮安區 唐仁 (1781~1864) 廣西自治區桂林雁山區 蘇如蘭 (1781~1801) 清代才女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 + 更多公元1781年出生的名人》